1月10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北岸镇瞻淇村的乡村“村晚”通过网络进行直播。

48岁的村民郑冬蛟是本次“村晚”的发起人,作为瞻淇鱼灯非遗传承人,他邀请乡村艺人们一起献艺此次“村晚”,并再现了“一夜鱼龙舞”的盛景。


记者:曹力 张端 黄博涵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纠错】 【责任编辑:周靖杰】
1月10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北岸镇瞻淇村的乡村“村晚”通过网络进行直播。
48岁的村民郑冬蛟是本次“村晚”的发起人,作为瞻淇鱼灯非遗传承人,他邀请乡村艺人们一起献艺此次“村晚”,并再现了“一夜鱼龙舞”的盛景。
记者:曹力 张端 黄博涵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