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27日电 尽管巴黎遭受了战后罕见的恐怖袭击,但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依然应约于30日拉开帷幕。大会将如期举行本身就向世界传递一个清晰之信号:恐怖主义吓不倒国际社会,恐怖乌云遮不住全球气候治理的不懈求索。
最鲜明的佐证是,大会首日将有147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会议,这在历届气候变化大会上尚属首次。这不仅体现了国际社会团结一心,而且为大会取得重大进展注入动力。
为了会议的安全召开,东道主法国在安保方面也费尽心思。据报道,法国将动用11000名警察和宪兵,将新增加2800名人员保证大会会址安全。此前,法国总统奥朗德已将紧急状态期限延长至3个月。
不顾恐怖威胁之干扰,依然如期举行是因为,此次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意在构建未来的国际气候治理秩序,与全球发展息息相关,意义重大。
众所周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首要目标,是就2020年后的国际气候治理机制,达成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适用于各方的”协议。这一协议牵动着各国发展空间博弈、经济模式转型等重大问题,很有可能是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之后,全球气候治理的又一里程碑。
目前来看,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成功实现预期目标不乏一些有利迹象。比如,至少160个国家在会前已经提交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也折射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共识已在凝聚之中。当然,也有一些杂音给构建国际气候治理新图景带来困扰。
比如,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等问题上,一些发达国家不仅避而不谈自己迟迟未履行承诺和义务,反而质疑联合国框架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种缺乏团结诚意、企图转嫁责任的做法然不利于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局。
世界资源研究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西方智库的研究表明,最应当承担减排责任的非发达国家莫属。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累积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同期总排放量的70%,发达国家目前承诺的减排量仅占全球总承诺量的30%,经合组织国家人均排放值是其他地区的三倍。这些翔实的数据,已足以胜过任何偏颇之言论。
从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筹备到国际气候治理,中国都起到了堪称表率的作用。法国总统奥朗德曾明确表示,中国的努力和贡献对于大会的举办“非常有益”。中国推行节能减排的决心之坚定、进展之显著,设立“南南合作基金”、推动气候治理国际合作之主动,也广受国际业内人士的好评。
艰难时世,尤思携手同心之重要。我们期待,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能取得预期成果,期待国际气候治理秩序沿着公平合理、全面均衡的方向前行。(记者韩冰、应强,编辑吴黎明,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