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淳安:新春民俗集会“赶十八”-新华网
新华网 > 文化 > 正文
2025 02/17 09:03:04
来源:新华网

浙江淳安:新春民俗集会“赶十八”

字体:

  2月15日,大墅镇儒洪村村民们举行“赶十八”舞龙表演。

  2月15日是农历正月十八,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大墅镇儒洪村迎来了热闹的“赶十八”民俗市集。村民和游客一起观看唱大戏、跳竹马、舞龙灯、猜灯谜,共同感受这个传统民俗的魅力。

  “赶十八”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儒洪村祖先将正月十五元宵节改至正月十八,很多亲友会赶在当天参加,故成为古村儒洪村特有的元宵文化。如今,这个活动已成为当地特色旅游项目。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pagebreak

  2月15日,大墅镇儒洪村村民们在文化礼堂观看传统戏曲表演。

  2月15日是农历正月十八,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大墅镇儒洪村迎来了热闹的“赶十八”民俗市集。村民和游客一起观看唱大戏、跳竹马、舞龙灯、猜灯谜,共同感受这个传统民俗的魅力。

  “赶十八”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儒洪村祖先将正月十五元宵节改至正月十八,很多亲友会赶在当天参加,故成为古村儒洪村特有的元宵文化。如今,这个活动已成为当地特色旅游项目。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pagebreak

  2月15日,大墅镇儒洪村村民们举行“赶十八”舞龙表演。

  2月15日是农历正月十八,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大墅镇儒洪村迎来了热闹的“赶十八”民俗市集。村民和游客一起观看唱大戏、跳竹马、舞龙灯、猜灯谜,共同感受这个传统民俗的魅力。

  “赶十八”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儒洪村祖先将正月十五元宵节改至正月十八,很多亲友会赶在当天参加,故成为古村儒洪村特有的元宵文化。如今,这个活动已成为当地特色旅游项目。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pagebreak

  2月15日,大墅镇儒洪村村民们举行“赶十八”舞龙表演。

  2月15日是农历正月十八,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大墅镇儒洪村迎来了热闹的“赶十八”民俗市集。村民和游客一起观看唱大戏、跳竹马、舞龙灯、猜灯谜,共同感受这个传统民俗的魅力。

  “赶十八”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儒洪村祖先将正月十五元宵节改至正月十八,很多亲友会赶在当天参加,故成为古村儒洪村特有的元宵文化。如今,这个活动已成为当地特色旅游项目。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pagebreak

  2月15日,大墅镇儒洪村村民们举行“赶十八”舞龙表演。

  2月15日是农历正月十八,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大墅镇儒洪村迎来了热闹的“赶十八”民俗市集。村民和游客一起观看唱大戏、跳竹马、舞龙灯、猜灯谜,共同感受这个传统民俗的魅力。

  “赶十八”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儒洪村祖先将正月十五元宵节改至正月十八,很多亲友会赶在当天参加,故成为古村儒洪村特有的元宵文化。如今,这个活动已成为当地特色旅游项目。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pagebreak

  2月15日,大墅镇儒洪村村民们在文化礼堂观看传统戏曲表演。

  2月15日是农历正月十八,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大墅镇儒洪村迎来了热闹的“赶十八”民俗市集。村民和游客一起观看唱大戏、跳竹马、舞龙灯、猜灯谜,共同感受这个传统民俗的魅力。

  “赶十八”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儒洪村祖先将正月十五元宵节改至正月十八,很多亲友会赶在当天参加,故成为古村儒洪村特有的元宵文化。如今,这个活动已成为当地特色旅游项目。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pagebreak

  2月15日,村民在大墅镇儒洪村文化礼堂观看传统戏曲表演。

  2月15日是农历正月十八,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大墅镇儒洪村迎来了热闹的“赶十八”民俗市集。村民和游客一起观看唱大戏、跳竹马、舞龙灯、猜灯谜,共同感受这个传统民俗的魅力。

  “赶十八”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儒洪村祖先将正月十五元宵节改至正月十八,很多亲友会赶在当天参加,故成为古村儒洪村特有的元宵文化。如今,这个活动已成为当地特色旅游项目。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pagebreak

  2月15日,村民和游客在大墅镇儒洪村猜灯谜。

  2月15日是农历正月十八,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大墅镇儒洪村迎来了热闹的“赶十八”民俗市集。村民和游客一起观看唱大戏、跳竹马、舞龙灯、猜灯谜,共同感受这个传统民俗的魅力。

  “赶十八”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儒洪村祖先将正月十五元宵节改至正月十八,很多亲友会赶在当天参加,故成为古村儒洪村特有的元宵文化。如今,这个活动已成为当地特色旅游项目。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纠错】 【责任编辑: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