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合肥10月31日电(记者徐海涛)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由该院牵头实施的中科院“第二粮仓”十三五重大突破一期项目“黄淮南片中低产田改良与产能提升科技示范”日前顺利结题,培育出“科育186”、“科辐粳9号”等多个抗逆优质粮食品种。中科院组织的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成效显著,为提升我国重要粮食产区淮河流域农业产能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该项目始于2017年1月,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机构及企业共同实施。通过18个月攻关,研发升级了一批砂姜黑土中低产田改良技术,建立了以立体秸秆还田为核心的普适型砂姜黑土改良模式,以及瞄准绿色精品农业的移动牧场改土模式。
项目研发培育了适于机械化收割的玉米品种“科育186”,便于秸秆还田的脆秆水稻品种“科辐粳7号”以及“高产又好吃”的水稻新品种“科辐粳9号”等。其中“科辐粳9号”的三项口感指标均达到国内顶尖水平,亩产量超过500公斤,在淮河以南的江浙沪皖等地区可广泛种植。
据介绍,“第二粮仓”一期项目成果在安徽太和、涡阳、龙亢农场3个核心示范区推广105万亩,节本增效1.05亿元。项目促进5项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成立2家企业,成果转化收益达3650万元。项目在我国农业领域产生广泛社会影响,被列为中科院“十三五”重大突破,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对推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