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哈尔滨9月9日电(记者杨思琪)大中型哺乳动物是如何灭绝的,一直是动物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日前,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姜广顺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采用定量方法研究发现了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对哺乳动物种群灭绝的作用机制。这一研究论文3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
姜广顺介绍,目前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在快速下降,物种灭绝速度明显加快。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被认为是主要动因,但领域内定量研究很少,更难以区分二者的关系。
为解决这个难题,近年来,该团队重建了我国公元前905至公元2006年间,包括虎在内的11种大中型哺乳动物种群长期时空动态数据,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人为干扰(农田覆盖率、人口密度)和气候变化(气温)对哺乳动物种群衰退和局地灭绝率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两千多年中,大型哺乳动物的种群下降显著早于并快于中型哺乳动物。自清朝以来,哺乳动物种群呈现急剧下降趋势,其中大型哺乳动物如大象、犀牛、大熊猫下降更为明显。
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的局地灭绝率与人类活动的干扰强度和极端温度有关。当代人类活动引起的栖息地破碎化,会加速哺乳动物的局地灭绝概率。这是因为气候变暖环境下,栖息地破碎化阻碍了它们难以向温度较低的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迁移。
研究指出,为避免种群的衰退和灭绝,需要约束人为活动对动物及其栖息地的影响,改善现有?;さ胤植冀峁?,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消除动物迁移障碍,帮助其快速适应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所造成的分布区退缩或扩张,以减小灭绝风险。
中国工程院院士、野生动物学专家马建章认为,本次研究为科学评估哺乳动物种群衰退和区域灭绝的驱动效应提供了定量化工具和新的解释,也为新一轮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樵苏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