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记者孙琪)疫情来袭,与医务人员在前方治病救人的忙碌不同,清华大学的两间实验室看上去虽然安静,但这里也正上演着与时间赛跑的“战争”。记者初次采访时,正是春节期间,实验室里的设备和试剂略有短缺,让正在研究新冠病毒疫苗的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十分着急。
即便如此,张林琦与另一名专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王新泉还是带着团队坚持研究。解析结构、总结数据、寻找可能有效的小分子药物……从早上7点到晚上12点,实验室从没闲着。
作为清华大学全球健康与传染病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从事传染病病毒研究30余年,曾经主导或参与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中东呼吸道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等新发突发高致病性病毒研究。而身为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副主任的王新泉,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生物学。
此次联手进行实验,每个实验结束,张林琦与王新泉都要会商下一步对策。三言两语就能达成共识,靠的是十年前就开始一同研究产生的默契。从2012年的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开始,二人在病毒基因、蛋白、抗体、疫苗等研究领域多有合作。
“我们发现,与2003年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相比,这次新冠病毒传播速度快、能力强。说明这个病毒跨种传播时,更适应在人体进行复制,这值得警惕?!闭帕昼?。
凭借丰富的经验,张林琦和王新泉对新冠病毒有着一份“职业敏感”。从1月10日开始,他们就迅速组建团队,过年期间和学生一起留校攻关课题,克服春节期间进行实验的各种困难,在实验室里争分夺秒。
一个多月后,两位生物学家的声音明显沙哑疲惫了许多。在他们眼中,自己的实验进程总是“非常幸运”。其实,这种所谓的“幸运”是建立在团队每天高强度、长时间的研发中,这种“幸运”也有一份想要尽快完成病毒研究、早日将疫苗研发成功的急迫感。
几天前,张林琦和王新泉合作,揭示了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瞬间与人体细胞复合物的结构,解析了新冠病毒表面刺突糖蛋白受体结合区与人类受体的晶体结构,准确定位出二者的相互作用位点,阐明了新冠病毒刺突糖蛋白介导细胞侵染的结构基础及分子机制。
“病毒进入细胞,再到复制,最后产生它的‘子孙万代’。从整个病毒的生命周期来看,‘病毒如何进入细胞’这一步非常关键?!闭帕昼担《颈砻娴鞍资遣《窘胂赴墓丶霸砍住?,知道病毒如何打开人体的“大门”,就能够进一步知道我们的身体,如何产生保护性抗体反应,保护这个“大门”。
据悉,清华团队目前已开启动物实验阶段。张林琦和王新泉都期待新技术的出现能够通过“绿色通道”进一步加速,尽早为击退病毒带来转机。
除了每天泡在实验室,张林琦还要与国外权威研究机构一同商讨研究进展与方向?!霸谌死嗝媪俚墓餐衙媲?,科技界的竞争已变为世界各国同心攻克难关的合力。我们正与全社会科研和医务工作者共同努力,相信能解开病毒‘谜团’?!?/p>